快手辛巴的运营:辛巴真的向快手宣战:快手,我希望你们把眼睛擦亮一点
辛巴和快手会打架。
在4月份在直播间公开喊出“我真的被资本打败了”之后,时隔半年多,辛巴真的把快手告上了法庭。
12月下旬,辛巴和他的徒弟石大梅起诉快手,引发外界的诸多猜测。屡次指责平台“限流量”的辛巴,真的向快手宣战了吗?
对此,辛巴旗下新轩公司回应媒体称,这其实是“网络侵权责任纠纷”的正常处理流程,并不是真正的“诉平台”。
例如,快手账号主体对辛巴名誉侵权发表不当言论,快手根据信息保护规定不能直接向辛巴提供实名认证信息。
此时,辛巴必须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起诉快手,法院作出判决后,快手会提供相关信息。之后,辛巴再次起诉侵权人。
不过对于吃瓜群众来说,不难理解辛巴的起诉快手被曲解为双方的“决战”。毕竟,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。
01.隔阂已久
2019年4月,辛巴和散打大哥围绕“快手一哥”展开了骂战。当时,辛巴直言:“快手,希望你睁大眼睛,我辛有知(辛巴本名),大部分品类都能调动全国资源,请用好我的技能和资源。”
此后两年多时间,辛巴本人多次公开谴责快手。
2021年4月,辛巴深夜连线徒弟丹丹的直播间,与粉丝“再见”,称自己“被资本打败,被流量打败,被某些平台打败”。然而第二天,他又否认了直播,称自己“喝过酒,记不太清楚了”。
今年618期间,辛巴再次指责快手,声称自己花了2500万元买流量,但实际观看直播的人数“连100万都没有”。此外,其他主播只需支付2元即可获得1个粉丝,但他必须支付6元。
辛巴认为快手给了他不公平的待遇,“限制了他的流量”。
近两年,快手为了拓展商业化空间,避免出现与大主播“分开”流量制衡平台的局面,一改以往“无为”的佛系态度,并开始重新分配流量池,提供中小主播。更多流工具。
对于辛巴这样的头部主播来说,早期是制度化运作,主播互相分流,筑起交通屏障。但随着平台的介入,他们感知到的流量相对减少,从而引发了辛巴“买流量”事件。
至于辛巴为何如此在意“限流”,对他来说,流量的减少会直接导致交易量的下降。这也反映在数据上。
2019年辛巴家族GMV达到133亿,占快手年度GMV的22%。2020年,辛巴家族前十名主播的总GMV已经下降到6%。
他的危机感可想而知。
02.不敢退缩
作为拥有超过9000万粉丝的大主播,辛巴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直播生态。
2018年,辛巴成立新轩集团,链接数千家厂商,打造产品供应链。在鑫轩供应链官网上可以看到,海尔、联想、联合利华等大型企业都是其合作伙伴。
他还在快手以学徒的形式建立了家庭式的直播矩阵。徒弟学完后,辛巴会带着他们去直播间见粉丝,经常对粉丝说“我的孩子要靠家人照顾”。这种相互导流的方式,无疑给他的实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。
这种模式看起来太强了,但实际效果还不错。
目前,辛巴手下有几十个主播,粉丝数千万,而且带货记录也不错。今年10月,辛巴的徒弟丹丹以34亿的月GMV位居当月全网交付数据前三名。
(来源:辛巴 快手账号)
看来辛巴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。那么,为什么他对快手的不满仅仅停留在“口水战”的层面呢?
或许,正如辛巴所说,“虽然我忍了很多年,也有委屈,但我是不是很感激快手?谢谢你,因为你是新时代的产物,我们相得益彰。” .
不仅感谢,还有恐惧。辛巴现在没有勇气离开快手。
首先,快手的用户调性更符合辛巴的性格,快手给了他巨大的成长空间。整个“辛家”的亿万粉丝都是靠着快手的快手平台,这也是他在快手上“站起来”的依靠。
其次,如果他离开快手,辛巴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去向何方的问题。他虽然在其他平台有账号,但影响力不大。到目前为止,辛巴在抖音上拥有361万粉丝,而在微博上只有141万粉丝。
自建平台对日活跃粉丝数和粉丝粘性有更高的要求。与日活跃用户超过 3 亿的平台相比,辛巴的粉丝群不足以在擂台上一较高下。
而且,辛巴在直播间亲自透露,自己已经与相关的直播平台签订了协议,如果换平台,将支付50亿元的赔偿金。
第三,一旦辛巴离开快手辛巴的运营:辛巴真的向快手宣战:快手,我希望你们把眼睛擦亮一点,如果球迷不愿意和他一起搬家,他将失去与供应商谈判的权力。
归根结底,辛巴和鑫轩集团都是基于快手平台运营的,就像淘宝在悉尼一样。一旦锚崩,货物只能低价清仓,后果不堪设想。.
03. 不敢放弃
辛巴对 快手 来说同样重要。不管你是想留在辛巴还是去辛巴,快手都必须谨慎。
如果留在辛巴身边快手辛巴的运营,一方面,辛巴是话题人物,无论是前徒弟的工资要求还是假燕窝事件,还是反复指责平台,都会对快手产生负面影响.
另一方面,辛巴养育了快手中的“辛家”,成为快手的“二房东”。作为一个平台,快手不愿意让这种分组现象挤压独立主播的生存空间。
如果整个平台的流量被几个人头瓜分,用户只能看到“一维”的内容,平台的作用会逐渐减弱,很难吸引新主播和新用户流连忘返。
如果去辛巴,快手一定要考虑一下辛巴和徒弟所拥有的巨大流量是否会随之流失?如何保护平台的利益?
从2020年开始,快手电商落后于抖音电商和淘宝直播。今年,抖音电商和淘宝直播GMV分别超过5000亿元和4000亿元,而快手只有3812亿元。
在用户活动数据方面,快手也被抖音留下,后来才开始。2021年第三季度,快手的DAU(日均活跃用户)为3.204亿,较上半年大幅增长。而 抖音,在 2021 年初,它已经实现了超过 6 亿的 DAU。
对于快手来说,抢流量、提升GMV是很严肃的事情。如果你失去辛巴和辛家的流量和GMV,那么快手 将很难赶上抖音 上一节。
从辛巴的一再封杀和重播可以看出,现在的快手是完全不愿意“去辛巴”的。
辛巴和快手之间的矛盾,其实是整个直播行业的缩影。当流量天花板到来时,如何保持头锚和平台之间的平衡?
对于主播来说,随着粉丝规模的扩大和带货数量的增加,必然会与更多的供应商建立联系,对流量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。
但是,任何平台都不希望某个主播垄断流量,平台扩张最有利的状态就是让百花齐放。就像马云之前说的“流量入口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”,快手基于这个考虑开始介入流量池。
否则,当大锚倒下或迁移时,平台的流量将面临无处安放的尴尬局面,最终导致要么交易量下降,要么出现流量离开的局面。前段时间,薇娅直播间被封后,李佳琦的直播间人数飙升至3900万,可见淘宝用户的“迷茫”。
那么,当平台开始限流时,大主播会去哪里呢?
薇娅夫妇创办的千寻文化签约主播50余人。即便薇娅被封杀,剩下的主播也只能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营。
同理,辛巴的“传支持”模式,不仅是为“去辛巴”做准备快手辛巴的运营,也是为了支持更多的主播,面对平台内的竞争,挖掘更多的流量。辛巴打造自己的供应链,也是一种“自我保护”的方式。
此外,在有限的直播生态中,罗永浩和辛巴都不得不经历自己掏腰包买流量的那一刻。
平台与主播之间的利益,快手与辛巴已经相互捆绑快手辛巴的运营:辛巴真的向快手宣战:快手,我希望你们把眼睛擦亮一点,他们的恩怨不会止于“限流”,短时间内难以有结局。
至于未来,是快手第一个支持能接盘的主播吗?还是辛巴先找个更合适的地方?我们继续观望。
【本文由投资社区合伙人微信公众号:博虎财经授权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] 如有任何问题,请联系()投资界处理。